“合成生物是驱动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的‘颠覆性’技术,能够重塑地球资源。”华熙生物董事长赵燕日前做客《沪市汇·硬科硬客》时表示,全力发展生物制造,才能真正地实现绿色制造,这也是我国今后要实现“双碳”目标的必行之路。
“毫无疑问,合成生物是一个有很确定性前景的行业,未来生活中80%物质都可通过细胞工厂生产,覆盖‘衣食住行医用’等所有的领域。”赵燕认为,而AI技术的快速的提升,给合成生物的大进击带来更多可能和想象空间。
赵燕认为,产学研三者当中,产业一定要先行,要起主导作用。因为产业距市场最近、最有市场洞察力,可以带动研发推动合成生物科研成果的产业转化和市场转化。
与此同时,赵燕认为,我们社会对于生物制造和合成生物尚存在认知上的空白或者误区,而路径和规则的明晰,也对生物制造市场规模的放大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合成生物在全世界内得到了科研界、产业界和长期资金市场的持续关注和投入,行业发展可谓突飞猛进。麦肯锡预计,到2025年,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制造的经济价值将达到1000亿美元,未来全球60%的物质生产可通过生物制造方式实现。
“60%这个数据还是偏保守。”赵燕称,“我可以大胆地预测,未来80%以上的物质都可能通过生物制造生产,可覆盖衣食住行医用所有的领域。”
赵燕表示,合成生物是驱动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的“颠覆性“技术,颠覆人类获取物质的方式,能够重塑地球资源,是实现绿色制造、双碳目标的底层支撑。过去一定要通过动物提取、植物提取、化学合成的各种物质,现在都能够最终靠合成生物细胞工厂来生产获得。比如过去动物提取的透明质酸、胶原蛋白,植物提取的麦角硫因、红景天苷,不具备提取可能的人乳寡糖等等,现在都可以用合成生物细胞工厂生产。
在赵燕看来,“读、写、改”三大底层技术的进步,奠定了合成生物学快速的提升的基础。其中,“读”指如何读取生命信息,对应基因测序技术;“写”指如何复制生命信息,对应基因合成技术;“改”指如何改变生命信息,对应基因编辑技术。
“通过合成生物技术来重塑地球资源获取方式,成本更低,效率更加高,对环境更友好。”赵燕称,全力发展生物制造,才能真正地实现绿色制造,“我觉得这也是我们的祖国今后要实现‘双碳’目标的必行之路”。
“需要我们做企业的,还有科学家,大家一起合力将成本降低,只有成本降到和现在石化资源差不多的时候,合成生物替代它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赵燕表示。
实际上,在战略层面,以合成生物为核心的生物制造,正在成为新一轮大国博弈的焦点。
“它也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产业竞争的核心,掌握合成生物关键技术,就等于掌握了未来全球供应链和制造业的制高点和话语权。”赵燕表示,正是基于这样的重要战略意义,全球各国都在加码布局合成生物,在政策、资金、研究等方面予以全力支持,推动了合成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
赵燕认为,从中美两国的对比来看,美国的优势大多分布在在产业链前端,包括基础研究、跨学科研究、菌种设计、细胞工厂创制等;劣势在于中后端产业链缺失,包括中试能力不够、供应链不完整等。
“在菌种的构造上,美国的跨学科研究做得比我们要强,而且要快。”赵燕指出,美国很早就运用了AIAI和生物信息学。
“任何一家实验室,如果不用人工智能,你已经被抛弃了。四进制的碳基,在人工智能的推动下,会进化到什么样的地步,有时候是不太敢想象的。”赵燕强调。
不过,美国合成生物当前也遇到了一些瓶颈,主因是其微生物发酵技术的相对缺失。“因为全球最大的微生物发酵工厂应该都在中国。合成生物最终的实现,离不开发酵,离不开细胞工厂,”赵燕认为,具备发酵技术储备和发酵能力的公司,在合成生物赛道上,可能比其他新进入的公司更有优势。
相较而言,中国的优势正在于拥有庞大的市场和完备的供应链,且多年深耕发酵领域,具备领先的发酵技术和中试能力,是各种氨基酸、维生素、医用原料等生物材料的最大生产国。
华熙生物近两年打造了全球最大的中试转化平台,有60多条中试生产线多条现在已经在满负荷运营。
“在菌种构造的基础研究上,中国和美国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并不大。”赵燕说,其实中国不缺乏合成生物的基础研究,但问题就在于产学研脱节、成果产业转化率不高。
“我们这些发酵企业,大家要真正地串联起来,真正地打通产学研,让我们的研发成果能够转换成生产力。”赵燕表示。
”社会上对合成生物的理解还不是很普及,老是把它当成化工,觉得不健康。投资者也并没有真正理解合成生物到底是什么,这是我们的认知没有跟上。”赵燕表示,为此,华熙生物在北京大兴建了全球第一座合成生物科学馆,现在也是政府的一个科普基地。
在美国和欧盟,新产品报批有路径、有规则,只要满足相关条件,任何新产品都可以去报批。但是在国内,相关细则和执行路径相对没那么清晰,导致市场规模无法放大。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统一市场,只要在政策上出台可落地、可执行的实施细则方案,合成生物在制造领域大有可为。”赵燕表示。
赵燕认为,目前合成生物产业前端的基础研究、菌种设计等已经日趋成熟。最主要的痛点在于产业转化、市场转化,主要存在产研脱节、产业转化率低、产业转化难等问题。
“中国的生物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在专利申请和论文发表等方面均排名全球前列,但成果转化在全世界排名并不高。”赵燕认为,解决思路上,一方面要加强产学研合作,打通产学研,让科学家专注于0-1的科学研究,同时企业要热情参加,发挥企业“产”的作用,推动合成生物科研成果的产业转化和市场转化。
“产学研三者中,我觉得产业因为距市场最近,最有市场洞察力,所以产业一定要先行,一定要在其中起到主导作用,带动研发,大家才能跟着一起往前走。”赵燕表示。
2023年6月,华熙生物成立了国内首个合成生物CVC基金,通过资本赋能产业链上下游,赋能生物经济。赵燕称:“我们不做多元化投资,重点聚焦以合成生物为支撑的创业型企业,打造产业生态。”
据赵燕介绍,华熙生物通过该基金能够为初创公司实现三大赋能:一是研发赋能,依托华熙生物在产学研共创、六大研发平台方面的优势,帮助初创公司进行研发创新;二是中试赋能,华熙生物拥有全球最大的中试转化平台,可帮助初创公司进行科研成果的快速产业转化;三是市场赋能,依托华熙生物在终端产品、品牌、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和基础,帮助初创公司进行终端产品研究开发及商业化。
“成立 CVC,就是想打造一个合成生物良性的生态链,使得大家在生态链里共创共建,最后实现共生共赢。”赵燕表示。
在产业政策层面,2022年5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四处提及“合成生物”;今年9月份以来,杭州、上海、常州等多地也陆续出台了鼓励政策。
赵燕表示,希望政府能够逐步加强政策支持和引领,打通产学研,帮企业在0-1端补足短板,在1-10-100端加快成果转化,在0端强化市场优势,推进我国合成生物产业的发展。
“我觉得合成生物的未来是非常有确定性的。”赵燕称,只要各方能够坚持、协同,合成生物行业的发展充满前景。(央广资本眼)
赵燕认为,产学研三者当中,产业一定要先行要起主导作用。因为产业距市场最近、最有市场洞察力,可以带动研发推动合成生物科研成果的产业转化和市场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