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中心

实现柔性生产最大的挑战不是软硬件而是
首页 > 产品中心
来源:米乐体育app官方下载ios版    发布时间:2024-04-18 07:16:03

  今年双十一,一位经营淘宝店铺的朋友告诉工控小编,每年双十一他都会跟随大流采取预售形式,今年更是在直播带货爆火的情况下也加入了直播预售的环节,没想到预售当天多个流行款式都爆单了,于是后期开始加单补货,但生产的速度追不上潮流的脚步,经常有消费者会因等待过久而退单,结果造成库存积压。

  服装行业最担心的应该是库存问题,大都面临着流行款无法快速产出,等到批量生产完成又已过时的尴尬窘境。缺乏灵活和弹性的传统生产模式越来越不足以满足现代社会消费者的创新需求。

  口罩、口罩机、额温枪、熔喷布、呼吸机等防疫物资紧缺的情况下,一些自动化程度领先的企业纷纷跨界支援,如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等多家车企都参与其中。

  上述两个案例启发在于,能快速调整战略,完成产线切换的企业,大多都有着先进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且都拥有一个称之为“柔性生产”的能力。

  柔性生产近年来被业界分析谈论的热度似乎会降低,但毋庸置疑的是,工业4.0的道路上,柔性生产仍是所有“智造业”必备的一项技能。

  相比较传统的制造业批量化、标准化的生产模式,工业4.0时代的智能工厂最大的不同就应该按需生产,即定制化生产。花了钱的人产品定制化、个性化的需求,逐步推动生产方式往“少量多样、变化频繁”的形态演进。在这种情况下,工厂不再像以前一样只能承接大批量的订单,而可以接散单或小单,且生产周期也同比大幅缩短。

  一是体现在供给端:生产能力的柔性反应能力。多指机器设备的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能力;

  二是体现在需求端:供应链的敏捷和精准的反应能力。从传统的“以产定销”转变为“以销定产”,要求厂商依据市场需求及时作出响应。

  回到服装行业来看,潜伏了三年,于近期官宣正式投产的阿里犀牛工厂,这座将互联网消费与制造业有机融合到一起的柔性制造模式的工厂引发行业关注。这种由需求驱动的柔性生产为传统服装行业提供了全新的制造模式,破解了中小企业库存难题。(参考前文:“阿里“犀牛工厂”崛起,定制化模式如何持续盈利?”)

  在需求端,犀牛工厂打通了淘宝、天猫,为品牌商提供精准销售预测,真正让按需生产规模化实施;在供给端,通过柔性制造系统,犀牛工厂能轻松实现100件起订,7天交货。实现了“从5分钟生产2000件一样的产品”跨越到“5分钟生产2000件不一样的产品”。

  当然,通常所说的定制化生产虽然强调消费者的个性需求,但也并非无限定制化,从成本的角度来说,比较难以实现。当我们在说柔性生产的时候,实际上更多的是强调定制化和标准化的柔性融合。

  所谓标准化,就是对产品的类型、性能、规格、质量、所用原材料、工艺装备和检测验证的方法等规定统一标准,公司能够大批量进行生产。拥有柔性生产的企业,依然需要拥有产品设计模块化、标准化的能力,可以将产品尽量简化为多个相互兼容和替换的功能模块,能够准确的通过需要来创造多样化的产品种类。

  眼下,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中的日益普及和深层次地融合,在更大程度上解决了柔性生产与供应链协同问题,包括生产制造企业与上游供应商、下游客户、设备制造商之间的协同。

  以装备制造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三一重工为例,其“18号厂房”的柔性制造产线号厂房里的两条总装配线种产品的混装柔性生产,快速实现用户的个性化、小规模定制需求,还可以一件起定,堪称柔性制造的典范。

  据悉,厂房的整个柔性制造生产系统包含了大量数据信息,包括客户的真实需求、产品信息、设备信息及生产计划,依托工业互联网络将这些大数据联结起来并通过三一的MES系统处理,制定最合适的生产方案,最优地分配各种制造资源。

  感知层面:通过部署传感器、机器视觉、测量设备等硬件,使产线具有获取数据感知的能力;

  决策层面:通过对数据建模,使设备拥有推理分析的能力,产生相应的决策或指令;

  有人说,自动化生产是减法思维,越简单越稳定;而柔性生产既要做减法,也要做加法。一条生产线上,用尽量少的设备和工具,实现生产更多产品的可能。“尽量少的设备和工具”意味着对硬件设备的依赖程度降低,更多的依靠软件的部署来推动整个生产运营环节。

  柔性生产在工业4.0时代,已是大势所趋。但是,柔性生产真的这么容易实现吗?近些年,业界对柔性生产寄予的极高期望逐渐回归理性,目前看来,在制造业智能化水平尚未得到特别大程度提升的状态下,较高自动化水平的柔性化生产线对于多数制造企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企业来说仍然是难以企及,大多停留在局部领域的“柔性”和智能化。

  一方面,柔性生产的实现与自动化和无人化程度相关。中国制造业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探索期,全面迈进工业4.0的能力尚不完全具备,大多数工厂还处于工业2.0或3.0阶段,对于自动化生产的需求并不迫切。长期以来,中国大多数中小企业对人口红利带来的廉价劳动力依赖程度较高,而引入昂贵的自动化设备无疑会增加企业成本,前期投入较大,回报周期拉长。

  不得不说,这其中与中小企业主思维模式的转变存在很大关系,投资自动化工厂,购置生产线设备产生的额外成本,需要多久才能收回,这笔高额的经济账企业不得不算。尤其是对于更新换代速度很快的行业,如汽车、家电、3C电子制造业等,企业还要考虑到市场多变的需求,自动化产线的切换速度又能否跟上,还是个问题。

  另一方面,柔性生产技术方面的要求更高。对于一些高端的装备制造业而言,这一些行业的零部件产品批量小、品类多、结构较为复杂、工艺技术要求高、加工难度大。既要实现弹性生产和又要提高效率,二者难以两全。

  对于背后仍有“手工作坊式”生产影子的高精尖行业,在关键工序上依然更多的依靠的是“人”,柔性生产在这类高端领域较难普及,然而,往往越是这些难以实现柔性生产的领域,对柔性生产的需求越是强烈,例如一些尖端的机械制造业等。

  总的来说,中国的制造业还未完全从生产型转变为服务型,大部分的工厂仍然是以劳动密集型的生产型制造组建的,无论是从基础配备还是人才储备来说,尚不能够达到服务型厂商的要求。有业界学者觉得,中国工业产线要求相差甚远,仍然需要从工业3.0,甚至2.0开始补课,工业2.0、3.0的根基不打牢,工业4.0或许只能是纸上谈兵。

  你是怎么样看待柔性制造的,中国制造业从刚性向柔性的转变升级该如何探索?欢迎文末留言讨论~

  标杆!工博士入选《2023年度上海市智能机器人标杆企业与应用场景推荐目录》